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Unit 23这一单元主要围绕“电话”这一话题展开。包括“电话的发展史和现状”、“电话的工作原理”、“不同种类的电话和它们各自的优越性”等方面内容。Lesson 90课是本单元的的核心和重点,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单元的内容与本书中Unit 17 Life in the future的内容联系紧密,是它的延续及衔接,文章内容都是对现代化产品的描述。Lesson 90分别从“Telephones”和“The telephone in the office ”两个部分进行阐述。课文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学生不难掌握。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描述电话的发展史,电话的工作原理。同时本单元的教学,能充分体现出师生共同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理念。
2.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并结合任教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认知并拼读本课单词及词组,掌握如“connect with, wind, strengthen, frequently, recover”等重要的单词及词组。掌握本课中的语法---名词性从句的用法。仔细阅读课文,让学生掌握文章的段落结构和文中细节。
2) 能力目标
a) 通过阅读课教学,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对课文细节的理解能力及在情境中猜词的能力。
b) 通过group discussion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聚合思维能力;
c) 通过任务型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的流畅性;
d) 通过阅读与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发散思维,提高语言综合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3) 德育目标
a)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b) 培养学生学习与协作的能力。
c)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发展对于社会进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发展科学技术,要从学生自己做起,学好知识,将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此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4) 教学难点及重点
教学重点:掌握如connect with, strengthen, frequently等重要的单词及词组,掌握重要的句型,如How a telephone works is a question which not everyone can answer. The problem with electrical signals is that they get weaker and weaker as they travel along metal wires.等。
教学难点:
a) 如何让学生在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能熟练的运用课文内容及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际。
b)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本文中如:How a telephone works is a question which not everyone can answer. The problem with electrical signals is that they get weaker and weaker as they travel along metal wires.等重要句型。
c)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本文的语法---名词性从句。
二、 学生分析与对策
我的授课对象是洛社高级中学高二(7)班---文科班和高二(10)班---理科班的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机遇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的学生之间,而且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距。如,文科班女生较多,英语基础较好,口头表达能力较好。而理科班男生较多,英语基础打得不够扎实,表达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都较差。因此,我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情况,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交际法、愉快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提供一些形象的图片,由浅入深的题目设置,突出重点,简化难点,让学生快速的了解课文的细节内容。然后,通过设置不同形式,不同层次水平的环节对学生进行操练。在操练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多开口,让基础好的学生先进行示范或操练,以此来激发其他学生想要尝试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鼓励基础较差的学生多与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交际,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练习英语,达到掌握知识,培养技能的目的。
三、 教学方法及原理
1. 教法与原理
本单元的教学策略重点定位在三个教学环节上,将“激发兴趣,激活思维,轻松导入;读后仿说,逐层训练,强化能力;创设情景,迁移知识,实现交际”作为本单元设计的导向。为了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电教化,比较形象、直观,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同时还运用了情景教学法、朗读法、提问讨论法、直观演示法、交际法、读写结合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想象、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多表扬,多鼓励,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知识上有所提高,努力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语言能力,真正实现脱口说英语的目的。
具体教法及原理如下:
1)运用情意原理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辅助,设置相应的语言环境,并配以形象的图片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对比法和归纳法,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电话有所了解,为新课打下基础。
2)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真实水平,在新课的教授过程中,利用整体教学法,先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印象。然后设置不同层次的操练环节,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兼顾到各层各类的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从而逐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印象。符合渐进原理。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如竞赛、讨论、归纳等学生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到各种语言活动中来,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符合活动原理。
4)通过作业的设置,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符合反馈原理。
2.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使用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挖掘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解决英语教学的视听等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而质优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活化教材”,创造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的“海洋”中学会“游泳”。
3. 课型及课时安排
高中英语阅读课 课时:1课时
四、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1. 复习与导入
设计1:复习对话课的内容
设计2:播放几则手机广告。展示一组电话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讨论,找出不同之处,并分别对每幅图中的电话进行描述,猜测其用法。
T: What are these telephones like? How can we use them?
设计3展示图片---发明家贝尔及他发明的第一部电话机
T: This is the first telephone in the history. Do you know who invented it? |
班级活动:阅读对话
Pair work:背诵及表演对话内容
观看并思考,小组讨论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几部电话的不同处及使用方法。
S: ……
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S: ……
|
通过对对话的复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电话交际用语的了解和巩固,检查学生对于已有知识的运用程度
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电话的发展史及使用差异,通过直观的画面及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进入新课作好铺垫。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积极思考,找出电话的主要用途,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
加深学生对电话发展的认识 |
2. 新课教授
1)快速阅读整体理解课文的脉络。回答两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
a. How was one telephone connected with another in the past?
b. How is one telephone connected with another today?
2)分两部分精读课文
设计1:细读课文,先为文章分段并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或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每段的中心意思。
设计2:精读课文后,回答与课文具体内容紧密联系的问题
T:
a.How does a telephone work?
b.Why should we wind a handle?
c. …… |
个人带问题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寻找答案。
有困难的同学与同桌进行Pair work,讨论得出正确答案。
S: ……
仔细阅读课文后,基础好的学生自己分段及归纳段落大意;基础差的学生进行pair work,讨论得出结果。
Part 1 Telephones
Part 2 The telephone in the office
小组之间进行竞赛,抢答有关课文细节的问题。
S: ……
|
问题的设置围绕文章的主要内容展开,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基本框架。鼓励基础好的学生养成独立阅读和积极思考的能力,鼓励基础较弱的学生,在作好预习工作的基础上,尽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尝试,勇于挑战自己,增强自信。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归纳出段落大意,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结构,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
通过开展小组竞赛,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题目难易得当,适合所有的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中。
|
3. 语言点讲述
T: 口头回答学生提出的简单的问题。把学生提到的难的、重要的语言点,归纳后投影在屏幕上。尽量设置语言应用环境,把语言点放在具体的情景中使用,加深学生的理解。设置反馈练习,尽量把刚教授的语言点串联起来,做中译英练习。
T: How a telephone works is a question which not everyone can answer. (主语从句+表语从句)
The problem with electrical signals is that they get weaker and weaker as they travel along metal wires.(表语从句)
中译英(略) |
听读课文,然后自主提问。在经过教师的讲解后,进行相关的操练进行巩固。
S: Translation(略) |
以阅读为主线,进行语言点的疏通和操练,为进一步交际运用作铺垫,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总结,并在教师的帮助下,作到活学活用,达到交际目的。
|
4. 操练与巩固
设计1:True or False 竞赛
(题目略)
设计2:设置一篇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短文填空,要求学生完成短文填空。
(短文略)
设计3:口语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题目为:
1)If you have lots of money, which will you buy? Why?
a) a mobile phone b) a color TV c) a computer d) a car
2)Try to imagine what will your favorite mobile phone/ color TV/ computer/ car be like in the future? |
分小组进行竞赛,合上书本,观看幻灯片上的题目,快速抢答。
学生脱离书本,观看幻灯片,自己找出答案,完成短文填空。
班级讨论,组织语言对自己做出的选择阐述理由;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心目中的未来电话、电脑等,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外貌及功能。
|
设置难易结合,建立在课文内容基础上的题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本文重点和难点,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并以此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自己的语言,阐发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5. 师生总结
教师提问,总结全文。
T: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ext? |
学生讨论后总结:要开发现代化产品,需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要发展科学技术,需要自己的努力学习。 |
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创造,力争将来为科技发展、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达到本节课的德育目标。 |
6. 作业布置
a.完成书上中的所有练习。
b.熟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细节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复述课文的大体内容。
c.口头练习。Discussion: What are the disadvantages and advantages of having a mobile phone? |
完成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 |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加强了学生写的能力的锻炼。设置开放性的口头作业,积极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最终目的。 |
7. 板书设计 Unit 23 Telephones |
Lesson 90 |
I. Reading |
|
II. Practice |
Part 1 Telephones |
Part 2 The telephone in the office
Conference
Dialing
Redirection
Call waiting |
|
Paragraph 1 How a telephone works? |
|
Paragraph 2 …… |
III. Discussion |
Paragraph 3 …… |
|
Paragraph 4-5 …… |
|
|
|
|
|
|
3. 教学后记
这节阅读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比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及兴趣。加上学生的预习工作做得比较充分,因此,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学生已能大体掌握课文的框架及细节内容。本节阅读课时刻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同时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综合的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四项技能。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竞赛法、讨论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学生们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兴起了浓厚的学习欲望。因此,在这节课中,学生既有浅表性的参与,又能深层的参与教学,师生间有很好的互动交际关系,一节课下来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收获。
|